联系方式: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
电话:0757-83961156 技术支持:lambda工作室
Copyright©2016 All rightReserved Foshan University
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日历
2013~2014 学年第1 学期
授课专业班级__13电子信息工程(1.2)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原理
根据何种教学大纲__普通本科电路原理教学大纲____
采用教材名称___《电路》 邱光源主编 高教出版社___
周 次 日 期 |
周
学
时 |
其 中 |
教学内容摘要 (章节名称、讲述的内容提要,实验的名称,课堂讨论的题目等) |
|||||
讲 课 |
实验课 |
习 题 课 |
课 堂 讨 论 |
其他环节 |
||||
第三周 9月15日 至 9月21日 |
6 |
4 |
|
|
|
2 |
第一章 电路模型 电路定律 第一节 电路和电路模型 第二节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第三节 电功率和能量 第四节 电路元件 第五节 电阻元件 第六节 电压源和电流源 第七节 受控源 |
|
第四周 9月22日 至 9月28日 |
6 |
6 |
|
|
|
|
第八节 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三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四节 Y—Δ变换 第五节 电压源、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第六节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|
|
第五周 9月29日 至 10月5日 |
6 |
2 |
|
|
|
4 |
第七节 输入电阻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电路的图 第二节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
|
|
第六周 10月6日 至 10月12日 |
6 |
6 |
|
|
|
|
第三节 支路电流法 第四节 网孔电流法 第五节 回路电流法 第六节 结点电压法第四章 电路定理 第一节 叠加定理 第二节 替代定理 第三节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|
|
第七周 10月13日 至 10月19日 |
6 |
6 |
|
|
|
|
第四节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六章 储能元件 第一节 电容元件 第二节 电感元件 第三节 电容、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一节 动态电路方程及其初始条件
|
|
第八周 10月20日 至 10月26日 |
6 |
6 |
|
|
|
|
第二节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第三节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第四节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第五节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第六节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第七节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
|
第九周 10月27日 至 11月2日 |
6 |
6 |
|
|
|
|
第八章 相量法 第一节 复数 第二节 正弦量 第三节 相量法的基础 第四节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一节 阻抗和导纳 第二节 电路的相量图 |
|
第十周 11月3日 至 11月9日 |
6 |
6 |
|
|
|
|
第三节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四节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第五节 复功率 第六节 最大功率传输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第二节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计算 第三节 变压器原理 第四节 理想变压器 |
|
第十一周 11月10日 至 11月16日 |
6 |
6 |
|
|
|
|
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二节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第三节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四节 RLC并联谐振电路 第五节 滤波器简介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第一节 三相电路 第二节 线电压(电流)与相电压(电流)的关系 第三节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第四节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第五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 |
|
第十二周 11月17日 至 11月23日 |
2 |
2 |
|
|
|
|
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第一节 二端口网络 第二节 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第三节 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第四节 二端口的转移函数 |
|
备
注 |
主要参考书: [1] 电路分析基础 (上 中 下) 李瀚荪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[2] 电路学习指导书 李先祥 王方连 许舒勤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
|
联系方式: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
电话:0757-83961156 技术支持:lambda工作室
Copyright©2016 All rightReserved Foshan University